有以下几个方面,如下细说:
一、年轻人热衷过洋节,而忽视传统节日。
宿管阿姨感恩节送糖果,仅仅是为了表达学生对其工作支持,图个热闹而已。不应该上纲上线,还要举报阿姨,温馨提示即可。
站在理性的角度来说,我们是应该少过点洋节。原因是我们每次都是热热闹闹的过人家的节日,等待我们传统节日的时候,多少年轻人不知道,提起2月14日,大家都知道是啥节日,那你们知道中国情人节是啥时候吗?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在想,是几号来的?
不是说我们不能过洋节,而是应该先把自己节日过明白,重视起来。要知道这些洋节都是商家借机捞钱,他们为了自己口袋,拼命宣传这个节日多么好,这就变味了。
二、年轻人过多洋节,以为西方国家的节日才是最好的。
喜欢过洋节主力军是年轻人,而祖国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要是年轻人都喜欢过洋节,不喜欢过我们的传统节日,日后会不会慢慢传统节日就没有了,我们都改过洋节,祖国未来靠谁?
以后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谁能接棒呢?不然国家也不会专门出台政策,明确要求各地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让民众多多了解传统文化,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
三、对于洋节心态得摆正,除了不好,优秀也是可以接纳的。
过洋节是有坏处,但是我们不要一棍子打死啊。就拿我来说,传统节日从来没有缺席过,至于洋节那是可有可无,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呗,如同双11一样,我们就是有这个本事,愣是是单身节过成购物狂欢节。
而我也不崇洋媚外,就算米国表面上功夫做的再厉害,我也不会想变成米国人。我就喜欢我大中华,其他国家连屁都不算。因此,认为过不过洋节,关键在于心态要好,知道什么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
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新鲜,所以爱过洋节,这也没有什么的,只要不过分的浪费金钱和财力在这上面,我想过洋节没有什么不好,对社会来说,还能起到一个拉动经济的作用呢。在我看来,过洋节反而是我们融入了世界这个大家庭的一个良好表现,只有我们真正的融入世界,世界的大舞台真正接纳了我们,我们才能继续稳步的向前发展。
没有那么多研究和道理,就我而言: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那是必须回婆家娘家、一大家亲人吃吃喝喝的日子,我们得做饭待客忙忙碌碌,很累很温馨。洋节,无论是圣诞节还是情人节,哈哈,不用操心一大家子的事情,可以约会逛街看电影,旅行游玩干啥都行,借着洋节的由头释放一下自我,轻松自在。说白了,传统节日是家庭型,洋节是自我型,我们需要那一型就过哪一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