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出处:《论语》
简介:《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十三经》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论是选择、探讨、交流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lùn”,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部分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①?”对曰:“未也。”“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③;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④;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⑤;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篇》
【注释】
①六言:六个字。这是下文说的仁、智、信、直、勇、刚六种品德。 ②居:坐。 ③贼:害,危害。 ④绞:指说话尖刻。 ⑤乱:小指捣乱闯祸,大指犯上作乱。
【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蔽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后省一“礼”字,“礼”即“度”。好仁若无礼度,则愚仁。孔子对“仁、知、信、直、勇、刚”等美好的品德都要求要有“礼”有“度”,如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而无礼度则愚;智而无礼度则荡;信而无礼度则贼;直而无礼度则绞(伤人);勇而无礼度则乱;刚而无礼度则狂。在施恩方面也有一个尺度。
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我告诉你。爱好仁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而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伤害;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闹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
孔子问子路:“你有没有听说过六言六蔽?”“言”是美德,“六言六弊”就是六种美德和六种弊端。子路说没听说过。
孔子说:“居!吾与女”,孔子对子路说:“坐下来,我跟你说一说。”
孔子对子路说了一段话——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个人喜欢追求仁德,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人,但是不去践行,不学习、不进步、不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就是每天嘴上喊“我要做个好人”“我想对所有人好”“我日行一善”。“其蔽也愚”,这个人就容易犯傻。
这种典型人物有很多。《东郭先生和狼》中,东郭先生心好不好?很好。但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虽然想做好人,但他们不好学,不知变通,就容易变笨、变傻,成了傻好人。傻好人办事,有时候结果非常不好。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一个人喜欢聪明、喜欢智慧,追求知识,但是不好学,不发自内心的学习、改变、提升和颠覆自己过往的认知,那他可能会变得放荡不羁、飘忽不定。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一个人讲究信用,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他不好学,不以学问来提升认知能力,不以学问来矫正做事方式,那么其蔽也贼。“贼”是伤害的意思,就是说,这样的人特别容易被伤害,特别容易被利用。
比如尾生抱柱而死,这种行为就是“其蔽也贼”,死板的遵守约定,从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认知、改变行为,懂得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和事情。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绞”是尖刻的意思,孔子认为好直不好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个人直,但是他的认知水平太低,又不学习,就不能完善自己的性格,容易变得尖刻。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一个人勇敢,当仁不让,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他不去学习、不去提升、不去改变,这个人搞不好会造反。《水浒传》中的李逵想杀谁就杀谁,只等他宋江哥哥一声令下。这种匹夫之勇很容易造成很大的混乱,这种人不是靠价值观做事,只是盲从别人或者由着性子做事情,处理问题也只会采取这种破坏性的方式。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一个人说自己刚正,无欲则刚,不被诱惑,这样是不是很好?不学习、不进步,执守刚正,把自己封闭在原有的认知里,会变得孤高狷狂。这种人容易成为隐士,成为游侠,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出不来,或者对他人没有贡献的生活,还标榜自得其乐。
孔子没有把仁、智、信、直、勇、刚中的任何一个美德变成僵化的、固定的不动的概念。如果一个人概念化、固化的看待美德,就很容易变成固定型人格,从而固执的追求某一个表面化的品德。
仁、智、信、直、勇、刚是值得令人称道的美德,但这些美德都同时与“学”并存才有意义。举个例子,如果只知道直来直去,而不辅以学问矫正自己对“直”的认知,那就很容易变得尖刻,言辞之中容易伤害别人。只纠结于某种美德,而不继续学习去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那就很容易落入陷阱,在死循环里越走越偏,最终美德也会变味儿。
绞:指说话尖刻。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篇》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爱耍聪明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自己受害;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说话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出乱子;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狂妄悖理。”(知:通“智”;贼:害;绞:说话刻薄)
出自《论语 阳货第十七》
【原文】
子曰:“由也!女①闻六言六蔽②矣乎?”对曰:“未也。”“居③!吾语女。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①女:同“汝”,你。②六言六蔽:六言指下文说的仁、智、信、直、勇,刚六种品德,六蔽指与言想对的愚、荡、贼、,绞、乱、狂。蔽同“弊”。③居:坐。④不好学:指不学就不能明理,不能把握好“六言”的分寸,所以会出现“六蔽”。(5)荡:指无所适从。(6)贼:害。(7)绞:尖刻刺人。
【译文】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没有。”孔子说:“来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
发表评论